焦作:焦作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焦作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焦作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焦作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焦作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焦作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焦作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以焦作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焦作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焦作,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
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聃著术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一《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焦作纸贵 ”.....以焦作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焦作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地。商及西周属畿内地,分属雍、邗、温三国。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卫二国地。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冀州河内郡。东汉属司隶部河内郡。三国属魏国冀州河内郡。晋分属司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南北朝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后魏分属怀州河内郡、武德郡、司州汲郡、东恒农郡。隋分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五代分属怀州、孟州、郑州、开封府。北宋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济源郡、京西路郑州奉宁军制、京畿开封府。元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明分属河内布政使司怀庆路及开封府。清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河内县改为沁阳县。1927年沁阳县东部划出,成立博爱县。1945年9 月8 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3 月改为焦作县。1949年10月15日,改为焦作矿区,划归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销,焦作矿区划归河南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6年7 月9 日,改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1959年12月1 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60年8 月15日,撤销修武、博爱两县建置,并入焦作市;撤销温县建置并入沁阳县。1961年10月5 日,恢复修武、博爱、温县建置,归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74年1 月19日,焦作市属河南省和新乡地区双重领导。1982年3 月,焦作市划为省辖市。1983年9 月1 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6年1 月,温县、武陟、孟县、济源、沁阳五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8年,济源县改为济源市。1989年,沁阳县改为沁阳市。1997年,孟县改为孟州市,济源市归河南省直接领导。2002,焦作市辖沁阳市、孟州市两市,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博爱县四县和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个城区,计116 个乡(镇)办事处。
翻译公司 (责任编辑:世博翻译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