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张诗秋
她是2012东风雪铁龙·汤尤杯期间最忙碌的工作人员,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她“每天都会被不同人骂,有时甚至从早被骂到晚”,但她明白“要误解你的人总是会误解你的”;在汤尤杯和世界羽联年会同时举行的疯狂一周,她说自己最大的动力来自对武汉鸭脖子的神往,但因为忙碌,她最终没有如愿……
她当过羽毛球运动员,做过咖啡馆服务员、体育记者和大学老师;如今,她被媒体称为“世界羽联史上最美新闻官”;她就是林捷莹。
昨日中午,在世界羽联官员入住的酒店大厅,她一改汤尤杯期间的职业妆扮,以T恤短裤的邻家女孩形象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她很年轻,只有27岁,但她的故事或许会让一些在残酷现实面前迷茫挣扎的年轻朋友们有所感悟……
出国闯世界的叛逆女孩
出生在新加坡的林捷莹,从小接受中英双语教学,父母都是新加坡华人。16岁那年,林捷莹萌生了第一个梦想——出国闯世界,因为“我们每天背书,努力地考大学,很辛苦。过于在意成绩好坏,反而忽略了个人全面的发展”。
由于亚洲经融危机,林捷莹父亲的生意当时受到很大冲击,“连房产都被抵押给了银行,一家人只能租房住”,出国求学只是一种奢望。“但我是一个固执叛逆的小孩,不顾家人反对,拿着爷爷留下的一笔小钱,买了机票独自来到澳大利亚。”林捷莹笑道,“我当时也不知出国要做什么,更没想到钱是会用完的,以为付了学费就可以自己独立生活了。直到一年后,我才发现,没钱了!只好打电话给妈妈。”
为了供她念完大学,一直是家庭主妇的林捷莹母亲决定自己创业。“光靠父母资助是不够的,我也去咖啡馆做服务生来赚生活费。”林捷莹说,“我那时只有17岁,完全没有生活经验,所以经常被骂被欺负。”
大学毕业后,21岁的林捷莹有了第二个梦想——去欧洲看一看。在伦敦林捷莹找到了一份体育记者的工作。“我曾经是羽毛球运动员,代表学校和俱乐部打过比赛,对体育有着特殊的感情。加上英超很热门,写足球稿子比较有市场。”林捷莹说,“正巧苏迪曼杯在格拉斯哥举行,我去给组委会帮忙,顺便结识了一些世界羽联的工作人员。”
感谢上帝打开另一扇门
在欧洲当了两年记者后,23岁的林捷莹决定回亚洲发展,并凭借自己丰富的资历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直到去年,她正式接受世界羽联的邀请成为了一名新闻官。“感谢上帝为我打开另一扇门。”林捷莹说,“世界羽联的所在地是马来西亚,就在新加坡的隔壁,但两个国家仍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我觉得不错,去看看也好。”于是,林捷莹迎来了生命中最繁忙的一年。
汤尤杯期间,林捷莹每天八点起床,忙于世界羽联年会的组织协调,中午十二点就得赶到比赛场馆。会说中文、英语、泰语和印尼语的她,不停辗转于混合采访区、媒体工作室和新闻发布厅,细致耐心地替国内外记者担任同声翻译,协调采访程序,一直工作到深夜十二点。回到宾馆后,她还要继续发邮件,整理年会工作报告,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安排,直到凌晨四五点才能睡觉。“国外的志愿者都是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士,而中国的志愿者都是大学生。媒体对世界羽联的服务有一定的期待值,有些误解和抱怨也可以理解。”她说。
林捷莹热爱这份工作,但她的梦想也不会止步。“我是一个有很多梦想的人,”她说,“以前做体育记者是一个梦想,2008年在北京完成了看奥运的梦想,这次参与伦敦奥运的主办工作也将是一段很棒的经历。接下来,我想去比较贫穷的国家,参与一些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的工作。我要用我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们,求生的方式是有很多种的。”
采访结束前,林捷莹想用自己在微博上写的一段话送给所有年轻朋友:“人生的过程是一个梦想接着另一个梦想。只要还有梦想,就不怕找不到下一站。勇敢就好。”
你好,武汉:
感谢你们对2012东风雪铁龙世界羽联汤尤杯决赛的支持!我们欣赏你们的激情!我希望有机会在离开之前尝一尝有名的武汉鸭脖子!加油! 林捷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