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古迹为北京之最。全区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27项,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属历史文化保护区。
鼓楼东大街是老北京街市的一个缩影,也是东城区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矛盾解决办法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市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东城区委和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首都核心区的性质和功能出发,积极探索既保持古都风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发展新路,尝试利用“微循环”和“修旧如故”两种新方式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并编纂出收录全部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的《东华图志》,这些不仅延续了历史文脉,更是为北京提供了优越的人文居住环境。
“修旧如故”复古街
鼓楼东大街西起鼓楼,东至交道口大街,全长1098米,宽23米。700多年前建成如此,改造完成亦如此。
这是北京第一条没有经过道路拓宽、没有经过大面积拆改,并基本恢复原貌的商业街。
文物保护普遍采用的原则是“修旧如旧”。东城区在鼓楼东大街的改造过程中,对这一原则进行新的探索———“修旧如故”。
由“如旧”到“如故”,有何变化?鼓楼东大街环境整治工程方案的总建筑师林楠这样解释:“修旧如旧的含义是把现在已经旧了的东西按照现在的原样保护起来;而修旧如故则是根据其文化特点和文化内涵恢复其最初的面目。”
说到底,这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是单纯的保护古建筑的形式,还是恢复古商业街的繁华风貌?鼓楼东大街的改造选择了后者。
史料记载,鼓楼东大街出现于元朝,不仅是主要交通干道,而且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清代有“前朝后市”之说,鼓楼东大街就是“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若有情天亦老。街还是那条街,却早已不复往日繁华。
道路两侧,临建违建挤占路面,犬牙差互,店面招牌杂乱无章;空中电线密如蛛网;地面坑洼不平,便道面砖破碎不堪,难见整块。居民们说起自己的街道也是“十天倒有九天堵,雨雪不敢往外走”。
为鼓楼东大街做改造规划,东城区请来了郑孝燮、谢辰生、王世仁三位泰斗级的古建专家,挨门挨户地踏勘。沿街300多座建筑,多数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其中有明末大将洪承畴的祠堂,末代皇后婉容的旧居以及大量保存完好的四合院,专家的一致意见是原地保留修缮。
今年6月,鼓楼东大街改造开始,道路宽度维持原有的23米不变,两侧古建筑没有一座拆迁。只有80处挤占便道的煤棚、厨房等临建违建,为古街腾出了原址。
按照明清老商业街的建筑格局,沿街商业门店进行了全面整修,统一了所有店铺广告牌的规格和风格,整齐地列在街道两侧,散发着浓郁的商业气息。
无处不在的历史细节又在诉说着这条街厚重的历史。整条街灰色的基调,一如老北京传统,大气祥和;墙面青砖淌白缝,小停泥丝缝等手法与古建筑保持一致,绝大多数的广告嵌在了店面前沿的女儿墙中,亦是老店常用的书写字号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过程中,十几户沿街的居住房根据居民意愿,变成了门面房。这显然是对“修旧如旧”的一个突破。
东城区文委副主任刘景地说:虽然个别房屋的形式有所改变,但这更符合鼓楼东大街古商业街的风貌,达到了整条街保护性修缮的目的。
翻译成功案例
中石油建设总公司
德国某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
日本东日技术株式会社
日本神冈株式会社上海代表处
欧洲机械上海代表处
香港三成宏基上海代表处
上海斯卡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部第二勘察设计院
翻译公司 (责任编辑:世博翻译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