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Chee, Tham S. 1990.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alay Language: Social Chang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梁治廷编,1965,马来语相对词小词典。新加坡:上海书局。 刘明编译,1968,实用马来语会话。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 武富正一,1946,马来语大辞典,缩刷版。东京都:旺文社。 杨贵谊、陈妙华编,1988,马来语大词典,修订版。吉隆坡:The World Book Co. Sdn. Bhd。 张耀星编著,1979,马来语会话。香港:中外出版社。 左秀灵主编,1992,马来语:脱口说。台北:建宏。
相关论著马来语翻译|马来文翻译|马来语翻译公司|马来语口译
马来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从14世纪开始,随著越来越多的马来人阪依伊斯兰教,他们开始使用一种叫作Jawi的阿拉伯文书写体的变体。19世纪,英国人基于罗马字母设计了现在普遍使用的马来文字,而印尼文则是由荷兰人设计的。除了拼写之外,印尼文和马来文的区别不大。 马来语的语法与西欧语言有著根本的不同。马来语没有词前缀和词后缀,属于分析语而相应的功能则由附加单词来实现。而名词的复数形式则由简朴的将该名词重复说两次来实现,好比,"rumah-rumah"的意思就是"houses"。 而跟在数词后面的名词又恢复为单数形式,并且添加了一个数目单位,有些类似于英文"seven head of cattle"的结构。马来语里有很多这样的数目单位,好比,动物(ekor - 头, tail),人(orang - 人, man),以及花、珠宝、丝线甚至鱼网的单位。"两只猫"(Two cats)在马来语是"dua ekor kuching" (two-tail-cat),两个小孩(Two children)在马来语里则是"budak dua orang"(child-two-man)。 马来语中的很多单词源自梵语和阿拉伯语。英语中来自马来语的单词包括:orangutan(猩猩)、gingham(有条纹或方格纹的棉布)、sarong(围裙)、bamboo(竹子)、rattan(藤)、kapok(木棉)、paddy(稻谷)、amok(杀人狂)。
词汇特点
在20世纪以前,因为多数的马来人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他们是使用一种叫做「Jawi」的改良式阿拉伯字母书写系统来进行书写的。之后,另外一种叫做「Rumi」的罗马字母书写系统,则逐渐在日常糊口中取代了「Jawi」原本的地位。马来西亚和印尼在书写系统上的差别,实在正反映了当时统治两地的不同殖民政府 --- 英国殖民政府和荷属东印度公司 --- 在书写系统上的差别。 在印尼语中,英文字「moon」中的母音,是遵循荷兰语的习惯而写成「oe」。在日本占领印尼的时候,这个母音又被日本殖民政府改为「u」(因此,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卡诺的名字,也从Soekarno被改为Sukarno)。同样地,在1972年以前,英语「chin」中的子音,固然在马来语中是用「ch」来表示,但是在印尼语中,则是遵循荷兰语的习惯而书写成「tj」。所以,「孙子」在马来语中的写法是「chuchu」,但是在印尼语中的写法却是「tjoetjoe」。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1972年才有所改变。因为印尼「Ejaan Yang Disempurnakan (精确拼音;Perfected Spelling)」的宣布,马来语和印尼语中书写系统的这些差异才有了缩小的迹象。好比说,在这之后,马来语的「ch」和印尼语的「tj」,都一律改成「c」,因此「孙子」就变成了「cucu」。此外,印尼语也不再使用「dj」,而是使用马来语中已经采用的「j」,因此,雅加达的拼法,就从「Djakarta」变成了「Jakarta」。原本在印尼语中被留存来发半母音的「j」(即英语「young」的第一个发音),也由马来语中的「y」所取代。 固然马来语和印尼语在书写系统上已经几乎获得了同一,然而,因为某些历史上的原因,这两种语言的某些词汇仍是有差异。好比说,「钱」在马来语中是写成「wang」,但是在印尼语中则是写成「uang」。
书写系统
马来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别,可以类比为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和美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之间的差别。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沟通的,只是在书写系统的拼音和语汇上有一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印尼语从爪哇语和荷兰语中借用了不少词汇。好比说,马来语中的「邮局(post office)」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语中的「邮局」则是「kantor pos」,这是借用「kantoor」这个荷兰语 --- 荷兰语中的「办公室(office)」--- 而产生的词汇。
与印尼语的差别
根据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共同达成的默契,马来语是以廖内语(Bahasa Riau)马来语使用人群--- 苏门达腊廖内省(Riau)的口音 --- 当作尺度腔的。这是由于长久以来,现属印尼的廖内省一直被视为是马来语的诞生地。 在马来西亚,马来语被称之为「Bahasa Melayu (马来语言;Malay language)」或「Bahasa Malaysia (马来西亚语言;Malaysian language)」。「马来西亚语言」是马来西亚政府在1967年的「国语法案(National Language Act)」中被使用的语汇。一直到1990年以前,「马来西亚语言」是比较常被用来指涉马来语的一个名称。但是在1990年以后,不论是官方人士或者是学院里面的学者,却都逐渐倾向于用「马来语言」 --- 这是马来语版的「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所使用的语汇 --- 来指涉马来语。 印尼在公布独立以后,也是使用某种形式的马来语当作其官方语言,但是却将其称之为「Bahasa Indonesia (印尼语言)」。至于在文莱和新加坡,他们所使用的马来语则是被简朴称为「Malay (马来语)」或者是「Bahasa Melayu (马来语言)」。 基本上,所谓「马来语言」和「印尼语言」的区别,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于语言学上的考虑。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固然有不少语汇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值得留意的是,良多马来方言彼此之间反而无法完全互相沟通。好比说,对良多马来人而言,他们就很难理解吉兰丹语(Kelantanese)的发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马来语(Javanese Malay),则是拥有良多特有的词汇,即使是认识马来语的马来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1]
名称来源马来语翻译|马来文翻译|马来语翻译公司|马来语口译
马来西亚联邦和文莱苏丹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马来语学习教材语族。分布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泰国南部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廖内和林加诸岛。使用人口约1000万。 公元7世纪,一种含有大量梵语词的古马来语已在南苏门答腊地区产生,它是当地广泛使用的贸易语言。14世纪以后, 有马来亚、雅加达、 安汶等地区方言,同时还泛起了市场马来语,它是简化了的马来语,分布于南洋群岛。 马来西亚的现代尺度马来语,也称作马来西亚语,它在部门基本词汇、部门语音和某些形态与句法特征方面跟印度尼西亚语有所区别。马来语有6个单元音,3个双元音,24个辅音(其中6个是外来语的辅音)。语词多源于梵语和阿拉伯语。大部门词由两个音节词根组成,通过前、后、中缀构成派生词或表达某些语法意义。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重叠法可以构成复数和表示其他语法意义。马来语是分析型语言,句法关系由功能词和词序表示。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在名词之后,状语在动词之后。马来语最初使用源于印度的帕拉瓦文字,14世纪以后使用爪宜文字,是阿拉伯字母的变体。19世纪末,英国人把爪宜字母拼写法改成了拉丁字母拼写法。1904年后在马来亚推行了用拉丁字母书写的现代马来语,爪宜文还在马来亚和苏门答腊部门地区继承使用。 马来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马来语泛指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语言,狭义上的马来语指一种使用于马六甲海峡四周国家的语言。狭义上的马来语(马来西亚语:Bahasa Melayu)在语言分类上是属于南岛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全世界使用马来西亚语的人口在700万到1800万人之间,主要被使用于马来西亚以及马来西亚周边的邻国,好比说泰国、新加坡、文莱以及印尼苏门达腊岛的部门地区等。在1945年以前,印尼苏门达腊以外的良多地方也是使用马来语。但是在印尼于该年从荷兰手中公布独立以后,该国所使用的马来语则被称为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此外,马来语在东帝汶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作语言。 在马来西亚,大概有1300万人是以马来语为母语,约占全国人口的52%。此外,在马来西亚还有1000万人是以马来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至于在其他国家,印尼的苏门达腊也有1000万的马来语使用人口,泰国有100万,新加坡则有40万人左右(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博文翻译有限公司 nd)。
具体先容
马来语在东南亚使用较广马来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马来语泛指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语言,狭义上的马来语指一种使用于马六甲海峡四周国家的语言。狭义上的马来语(马来西亚语:Bahasa Melayu)在语言分类上是属于南岛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全世界使用马来西亚语的人口在700万到1800万人之间,主要被使用于马来西亚以及马来西亚周边的邻国,好比说泰国、新加坡、文莱以及印尼苏门达腊岛的部门地区等。在1945年以前,印尼苏门达腊以外的良多地方也是使用马来语。但是在印尼于该年从荷兰手中公布独立以后,该国所使用的马来语则被称为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此外,马来语在东帝汶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作语言。 在马来西亚,大概有1300万人是以马来语为母语,约占全国人口的52%。此外,在马来西亚还有1000万人是以马来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至于在其他国家,印尼的苏门达腊也有1000万的马来语使用人口,泰国有100万,新加坡则有40万人左右(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博文翻译有限公司 nd)。
简介
相关论著
词汇特点
书写系统
与印尼语的差别
名称来源
具体先容
简介
目录[躲藏]
马来语(BahasaMelayu)在语言分类上是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波里尼西亚语族,主要被使用于马来西亚以及马来西亚周边的邻国,好比说泰国、新加坡、文莱、菲律宾、以及印尼苏门达腊岛的部门地区等。在1945年以前,印尼苏门达腊以外的良多地方也是使用马来语。但是在印尼于该年从荷兰手中公布独立以后,该国所使用的马来语则被称为印尼语(BahasaIndonesia)。此外,马来语在东帝汶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作语言。在马来西亚,大概有1300万人是以马来语为母语,约占全国人口的52%。
北京:010-51289586
北京马来语翻译公司,上海马来语翻译公司,马来语翻译,马来文翻译,马来语口译,马来语翻译公司,阿汉翻译,中阿翻译,中译阿,阿译中,马来语交替传译,马来语同声传译
马来语翻译案例及马来语翻译专家组简历见:行业解决方案
所有的译件细化均须严格的语言文字和专业技术双重校对。从初稿的完成到统稿,从校对到终极审核定稿,每一过程都协调合作。既使是词汇之间的细微差别也力求做到最精确的表达。世联翻译项目组成员对翻译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专业术语等都有深入的掌握。公司凭借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和独特的审核尺度已为各组织机构及来自全球的公司提供了高水准的翻译。
世联马来语翻译专家组特色:纯正、隧道、精准。
|
|